写作文其实不难,然而是有些孩子们比较头疼的作业,现在好的作文往往用词准确,力求语法精简,平时多积累词汇,储备大量词句。起初写作文时可以多读一些作文范文!最好可以多抄写经典范文(很重要)!
以下是文库大全|WenKuD.com|网整理的<<写人与自然的作文1000字>>相关范文,希望帮助到您。
注:文章中的‘+’为新的一篇作文开始标记!
写人与自然的作文1000字
写人与自然的作文1000字人与自然的奥秘
我常常痴想一些人与自然的奥秘。这些是如何产生的呢?
一 大自然是怎么来的
为了寻找其中的答案,我通过网络查找、询问大人、翻阅书籍,最终惊讶地发现:大自然是由宇宙大爆炸来的。这个宇宙大爆炸是从哪里来的?科学上无解释,这其中的问题我也想不通。星球运行的角度、秩序、速度、轨道一点儿也不乱。为什么星球运行会这么井然有序,它的速度就那么适合?怎么一点儿也不偏离轨道呢?如:卫星月球环绕地球旋转,而行星地球围绕恒星太阳旋转。它们都是按一定的轨道运行的。地球虽大,但只是太阳系中的一部分,地球带着月亮以每秒三十公里的速度绕着太阳旋转,每转一周需要大约一年的时间。在引力与排斥力的共同作用下,它们的运行轨道精确而有规律。你看奇不奇妙?
二 人的'由来
同学们,大家知道了一些宇宙的知识,那么,人又是怎么来的呢?达尔文的“进化论”出世后,人们原来认为人是由神创造出来的思想遭到严重打击。根据“进化论”,森林古猿和其他所有陆上四足动物都是由某种总鳍鱼登陆后演变进化而成的。森林古猿是经过劳动、制造劳动工具之后进化成人的。可是针对达尔文的进化论,也有四个问题怎么也解释不通:(一)如果人真的是由森林古猿进化而成的,可古生物学中找不到猿猴进化成人具体过程的证据来证明人是由森林古猿进化而来的;(二)人和猿猴的血型构造不同。如果人真的是由猿猴进化来的,为什么猿猴的血注射到人体内就会马上死亡?这也太荒唐了吧?(三)从生育原则来看,就是不同类的动物,虽然可以交配,却是不能生育的。(四)猿猴进化成人,这其中应该会有一种似人非人、似猴非猴的过渡动物存在,为何至今都找不到这种过渡动物存在的证据呢?以上问题又如何解释呢?
三 赞美人与大自然
人类,经历了猿猴进化成人的漫长过程,并从中学会了说话、思考、推理、走路、制造劳动工具等。大干世界,无奇不有,世界上有许多这样的奇迹。我要好好儿学习文化知识,长大以后,研究这个美妙的世界,更加深入地认识这个世界的美妙、神奇之处。
佳作点评
这篇特殊的小短文有两个主要部分,一是自然,二是人类自身。对自然的浓厚兴趣源自少年特有的好奇心,难能可贵而本文更重要的价值在于每一个部分后面的“那一问”。这是理解消化知识的表现,也是探索精神的闪光。其实不只在自然科学方面,在作文中时时勇于展现“那一问”,文章往往会更有思辨价值、启发意义。+ 每天10句英文25. my treat. 我请客。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动人序曲
最近几年,生活在北方的人们有一个明显的感受:春天的沙尘天气少多了。据统计,近年我国沙尘暴发生频次总体呈减少趋势,由2001年的13次下降到2004年的6次。
生态专家认为,这既得益于“天帮忙”,更是“政策好”、“人努力”的结果。新世纪以来,党中央、国务院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将防沙治沙作为国家重大战略,把改善沙区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把防沙治沙作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键,不断加大治理力度,防沙治沙工作步入快速发展阶段,实现了生态环境和生活质量双改善,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防沙治沙多管齐下
2000年5月5日,是全国治沙劳动模范白春兰永远铭记的日子。这一天,胡锦涛专门来到宁夏盐池县柳杨堡乡沙边子村看望白春兰,高度评价了她的艰苦创业精神,称赞她既是勤劳致富的模范,也是防沙治沙的功臣,希望她更好地带领周围群众走联合治理沙漠的路子。
胡锦涛的亲切关怀和鼓励,成为白春兰和乡亲们继续投身防沙治沙事业的巨大动力。五年来,他们在巩固原有生态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在适宜地区大规模植树种草,为毛乌素沙地边缘再添新绿。这个早先叫“一棵树”的地方,现在已经有几千亩林草覆盖。
此外,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也心系沙区群众,多次深入沙区视察工作,并作出重要指示。国家林业局局长周生贤说,我国防沙治沙工作之所以能取得巨大成效,首先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列入年度计划。
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国在法律保障、工程实施、科学技术、政策激励等方面多管齐下,防沙治沙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于2002年1月1日正式实施,我国防沙治沙事业步入法制化轨道。
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建设四期等防沙治沙重点工程启动,实现了大工程带动防沙治沙大发展。这两大工程覆盖了全国85%以上的沙化土地,自启动实施到2004年底,累计完成治理任务747万亩。
一系列有效的防沙治沙政策机制出台,调动社会力量参与防沙治沙。近几年来,我国坚持“谁投资、谁治理、谁受益”的原则,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极大地调动了社会各界投入防沙治沙事业的积极性,全社会参与治沙的局面初步形成。
初步遏制沙化扩展,国际社会高度评价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动人景象,近几年在我国主要风沙源地内蒙古地区开始重现。内蒙古全区荒漠化土地约占总面积的60%。为遏制生态恶化,1998年以来,国家先后在这里实施了退牧还草、退耕还林、天然林资源保护、水土保持等生态建设工程。几年来内蒙古的`生态状况明显改善,沙化土地由过去年扩展3215平方公里扭转为现在年均减少976平方公里。
内蒙古只是新世纪里全国土地沙化形势有所好转的27个省(区)之一。刚刚公布的全国第三次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结果显示,截止到2004年底,全国沙化土地面积为173.97万平方公里,与1999年第二次相同监测范围内的沙化土地面积相比,5年间沙化土地面积减少6416平方公里,沙化土地由上世纪末年均扩展3436平方公里,转为年均减少1283平方公里,沙化土地整体扩展趋势得到初步遏制,由“破坏大于治理”转变为“治理与破坏相持”。
沙区的群众更是从生态状况的好转中尝到了甜头。通过长期坚持不懈的防沙治沙,改善了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推进了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生产方式转变,增进了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积极履行《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誉和高度评价。2002年,公约组织授予国家林业局局长周生贤“防治荒漠化杰出贡献奖”,这是该组织成立以来首次对一个国家的政府主管部门颁奖。
沙化形势依然严峻,防治任务艰巨紧迫
我国防沙治沙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形势依然严峻,面临的任务艰巨而紧迫。截止到2004年底,全国沙化土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18.12%,广泛分布于30个省、889个县(旗、区)。我国仍然是世界上沙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在全国现有的沙化土地中,目前具备治理条件的有50多万平方公里,按现在的治理速度,至少需要几十年的时间才能完成治理任务。
为此,我国防沙治沙确定了新的发展目标:力争到2010年,总体上遏制土地沙化扩展趋势,重点治理地区生态状况明显改善,沙化危害有所减轻;到2020年,使50%以上可治理的沙化土地得到治理,沙区生态状况明显改善;到本世纪中叶,使全国可治理的沙化土地得到治理,基本实现山川秀美的宏伟目标。
人们期待着,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全社会的关心支持下,通过沙区各级党委、政府的真抓实干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长期艰苦努力,人与自然和谐、山川秀美的宏伟目标早日实现。
+ 每天10句英文 You need to share your toys with your sister.你应该与妹妹分享玩具。人与自然英语作文(精选21篇)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人与自然英语作文(精选21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人与自然英语作文 篇1
Looking back along the river of history, we may find that harmony used to exist between people and nature. At that time nature was pure field to be ploughed, sown and harvested. Man respected nature and was one part of nature.
It seems that people today are masters of natureg Nature is torn into pieces. While we are disrupting the order of the natural world, we are the ultimate victims, for nature is seeking its revenge。 Disappearing forests, drying rivers, polluted soil and worsening climate have punished greedy human beings. We have taken too much from nature, and given back too little.
Looking forward to the future, when we gain reasoning, when we remember the deep interdependent relationship between people and nature, when citizens of the world work persistently to protect nature, then nature will be our friend instead of our slave or servant. Sure, people can live in harmony with nature, with commitment, hard work and new technology.
人与自然英语作文 篇2
We often say that the earth is our homeland and human society comes from nature. Therefore, I think our society is a part of nature. People should live harmoniously with nature. All the materials we need to live with come from nature, but we should also repay the nature, rather than blindly solicit.
For example, we should plant more trees and take actions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In addition, we have to control population. Due to excessive population growth, human beings require much more natural resources than before, which lead to excessive pressure on nature. In order to long-term development, the population growth must be controlled. We all come from nature which is our homeland, so we must try best to protect it.
人与自然英语作文 篇3
What is nature? it’s everything that exists in the world independently of people, such as pants and animals, earth and rocks, and the weather. now more and more people are focusing on the nature. it is no doubt that the nature is important to every human being. no nature, no life. because of the supplies of the nature, we have lived happily for a long time. and we started to gain every thing availablefromthe nature. and this lasted so long a time. today, people have discovered that the nature around is getting worse and worse.
What is threatening the nature? air and water pollution, overharvesting of plant and animal species, overpopulation and so on. overpopulation is the biggest source of pollution. let’s take overpopulation as an example.
What does overpopulation feel like? when we move slowly through the city in a tazi. when we enter a crowded slum district. when the temperature is high and when the air is thick with dust and smoke. the streets are crowded with people. the streets seem alive with people. people eating. people washing. people talking. people sleeping. people visiting each other, arguing and screaming. people relieving themselves. people pushing their hands through the taxi windows, begging. people leading animals. people, people, people, people. as we drive slowly through the crowd, sounding the taxi’s horn, the dust, heat, noise and cooking fires made it like a scenefromhell! i admit, frightening.
To the nature, overpopulation is a big problem. more people, more pollution. and the big population is threatening the nature every second.
The rapid rise in world population is not creating problems only for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the whole world faces the problem that raw materials are being used up at an increasing rate and food production can not keep up with the population increase. people in rich countries make the heaviest demands on the world’s resources, its food, fuel and land, and cause the most pollution. a baby born in the united states will use in his lifetime 30 times more of the world’s resources than a baby born in india. unless all the countries of the world take united action to deal with the population explosion there will be more and more people fighting for a share of less and less land, food and fuel, and the future will bring poverty, misery and war to us all.
For most of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it is a good idea to control the population growth. for example, china has carried out birth control for years. and this plan has a great effect on the world population.
If the population continues to increase, if the air and water continue to be polluted, if we don’t do something to protect wild-plant and wildlife species will be declining. species and biological communities have difficulty adapting to change. economic opportunities and the quality of life of future generations are also put at risk. by protecting nature, we protect ourselves.
Let’s unite together, hand in hand we stand all across the land.
We can make this world in which to live. hand in hand. control the population growth. take good care of our nature.
人与自然英语作文 篇4
The beauty of nature is like a magician. To daub on light green, spring to summer with a dark green, and, with dazzling aureate autumn to winter again put on a white coat; Ding-dong of the spring water gently singing tune, spectacular sea in rhythm, those little the singer with the wind also show up their indirect voice; Beautiful picture of nature is the blue sky white clouds, green hills and water, flowers, quiet mountains...
What a sight!
However, such a view, so beautiful, because human desire is don't have much, everywhere is named "tall buildings" tree; Flow of the river is called "car" of water droplets; Beautiful mountain "has been renamed as" factory "; Beautiful blue sky white clouds seemed to fit the nobility, clothed in black.
Oh my god ~! The beauty of the earth's natural villages? Where is she? Oh, she is still there, just for old face... These, is she the children are making! The human and the nature can't coexist? As long as we are taking the path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other nature will not be ill-treated in human ~! But now? Human unchecked, makes the natural mother scarred, also sped up the earth's resources to reduce...
Stupid human ah, you really are in knowingly ah ~! Preached tha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increase the demand, this is the face of love your mother? Action! Action! With the practical action to implemen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for future generations point f!!!!!
人与自然英语作文 篇5
When I was in middle school, I moved to the city to live with my parents, I miss my hometown all the time, I can’t forget about the beautiful mountain and the clear water. So in this summer vacation, I went back to my hometown, when I saw the familiar country road, I was so happy, I knew I was close to the nature. I took in the fresh air, I smelt the straw’s flavor, I took a look at the mountains and the clear water again.
All of these made me relaxed, the nature was right in front of me. I hope the scenery won’t change all the time, once I have time, I will come back to enjoy it.
在我上初中的时候,我搬到了城市和我父母一起住,我一直都很怀念我的家乡,我无法忘记那美丽的群山和清澈的溪水。因此在这个暑假,我回到了家乡,当我看到那熟悉的乡村小路时,我很开心,我知道我在亲近着大自然。我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我闻到了稻草的气味,我再次看到了群山和清澈的溪水。
所有的这一切让我放松,大自然就在我面前。我希望这里的风景一直不变,一旦我有时间,就会回来享受大自然。
人与自然英语作文 篇6
As we know, the nature is the most important to human. People depend on the nature to live and human need fresh air, water, vegetable, which al come form the nature. The industry need fuel, raw material, which also root form the nature. What’s more, human also belong to the nature, he is high animal existing in nature. As a consequence, if we destroy the nature, in some extent, we will diminish ourselves.
However, human beings haven’t paid more attention to this argument. They upset the ecological balance and destroy the environment surrounding. For example, smoke stacker have disgorged poisonous gases into the atmosphere; factories have dumped waste into rivers and streams; forests have been felled out; citizens haven dumped rubbish everywhere; groundwater have been drawn out unrestrictedly. As the scientists predict, it become dangerous to us if we continue to do so. And in some day, human being will destroy the whole earth and can’t to live any longer.
人与自然英语作文 篇7
Peopel and Nature
Looking back along the river of history, we may find that harmony used to exist between people and nature. At that time nature was pure field to be ploughed, sown and harvested. Peopel respected nature and was one part of nature.
It seems that people today are masters of Nature . But while we are disrupting the order of the natural world, we are the ultimate victims, for nature is seeking its revenge. Disappearing forests, drying rivers, polluted soil and worsening climate punished greedy human beings. We have taken too much from nature, and given back too little.
Looking forward to the future, when we gain reasoning, when we remember the interdependent relationship between people and nature,when the world work of peopel persistently to protect nature, then nature will be our friend instead of our slave or servant. Sure, people can live in harmony with nature is the key to peopel survival. So we should protect our natural . I love Nature
人与自然英语作文 篇8
Nature, the environment which human beings live by, is magnificent and unique. There si only one earth with super living conditions in the universe. We should have cherished nature and preserved it. Conversely, however, we have been continually spoiling it, even to a shocking degree. Now let's see what we have dong. Thousands of trees have been cut down per year, which has caused soil erosion. Hundreds of thousands of tons of CFCS have been left in the higher sky in the last decade which has led to the ozone layer leak above the South Pole that covers an area of that of the United States. Million tons of fuel containing nitrogen and sulphur have been consumed per year, which has eventually resulted in acid rain throughout the world.
Similarly, ecology has been affected as well. And considerable number of species have been extinct as the years go by many creatures which were common in the past are becoming less and less, even rare. The Tibet antelope, for instance, is a good example. Since the antelopes of Tibet have a part of fur on their body which can be made into a precious cape, driven by some lawless dealers many villagers killed antelopes excessively and shocking for the large suns of fortune. Because of this, the number of the antelopes of Tibet has sharply fallen from over one million to less than one hundred thousand. And what's more, the number has now decreased by 20 thousand per year.
Qing Zang Platean, which was their homeland, is their tombs now. This is how nature has suffered what we have done to it. However, nature and suffer any more. She lost her temper and could no longer possibly put up with humans. She gave humans harsh punishment, which she thought they deserved. The acid rain has caused the less of more than 100 billion dollars throughout the world per year. And because of desertisation, soil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barren. The soil of many planes is now until for growing plants. The air is less fresh, and a lot of people even get many stranger diseases.
Those are all the punishment of nature to human's pollution. On the other hand, human being suffer a lot as well. So it leads to a serious of questions-- Why can't we live harmoniously with nature? Why can't we set a balance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Why can't we pay more attention to nature and try to reserve it? Therefore, before we take immediate measures to do something, we should be aware of the fact that "Conquering the nature" will never be our goal, instead, we should take the nature as our intimate friend. Preserving nature is not only preserving our home, but the civilization of human community as well.
人与自然英语作文 篇9
Nature is great, ecology is complicated, life is a mystery, but we know too little, less than "ephemera to heaven and earth, and are one of the sea corn." The earth is rich and colorful, the myriad of object. A blade of grass, a tree, an animal, a group, a person, a family, a nation, a society. Is the result of a natural progress. Natural animal, natural plant, all the plants in the natural, natural all life is useful. Their existence is useful. To think of the mother at the sight of the forest, wood; At the sight of the rivers of power; At the sight of the grassland, to think of red meat and cashmere sweater; To think of at the sight of the animal, can eat, can use, can be used as a medicine.
Cherish the animal is the wealth of society, we must protect. Although some are common, but beneficial to human animals, we should also take care of. Plants but also the friend of human. Plants can help people purify air, reduce noise, keep the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windbreak and sand-fixation, regulating climate. Really done a lot of contribution for the human.
In order to protect the ecological balance, our country has also established many nature reserve or national park, on the protection of wild animals in danger.
Nature is our friend, they always accompany us. Human and nature is interdependent, and constitute a harmonious nature. I believe that information + create = the 21st century.
大自然是伟大的,生态是复杂的,生命是奥妙的,而我们了解得太少了,尚不及“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地球是丰富多彩,物象万千的。一根草,一棵树,一个动物,一个群体,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民族,一个社会。都是自然不断进步的结果。天生的动物,天生的植物,天生所有的植物,天生所有的生命都是有用的。它们的存在就说明有用。一看到森林,就向想到母木材;一看到河流就想到发电;一看到草原,就向想到牛羊肉和羊绒衫;一看到动物,就向想到能不能吃,能不能用,能不能入药。
珍惜动物是社会的财富,我们必须保护。一些虽很常见,但对人类有益的动物,我们同样应该爱护。植物也是人类的朋友。植物能够帮助人们净化空气,减少噪音,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真是为人类做了不少贡献。
为了保护生态平衡,我国还建立了不少自然保护区或国家公园,就地保护野生濒危动物。
大自然是我们可靠的朋友,它们无时无刻陪伴着我们。人类和大自然互相依存,共同构成和谐的自然界。我相信信息+创造=21世纪。
人与自然英语作文 篇10
All the wonderful things in the world are worthy of my love,and I love nature.
The four seasons in nature to the human.And warm winds of spring,hot summer,autumn is an invigorating autumn climate,snow of winter,is a daydream.
Nature is like a knowledgeable teacher.She let the pine told people difficulties do not shrink back the truth; she leaves tell people unknown to the public work,; she called grass tell people to survive.In the magical humans under the guidance of teachers,continue to exercise their own,to enrich themselves.
Nature makes people under the tree shade,let the children play on the lawn,let people pick to eat of the fruit of the tree,let people drink the water in the river ......Human in her warm embrace growth,also be most willing to give myself to her.
Because of all this,I love nature,love it's magic,the good and the beautiful.
人与自然英语作文 篇11
There is no doubt that human activity has an effect on the planet. We see the evidence of mankind’s endeavors all around us. Overall, it seems that human activity harms the Earth more than benefits it makes. As is vividly betrayed in the photo above, due to over development, there is limited land being set aside for endangered animals.
Absolutely, we should reserve some land for the world’s animals for the following reasons. First, mankind’s need for land is constantly growing. If the demand is not checked controlled in some way, humans will eventually develop all of the earth’s available land. At that time, mankind will have no more room to grow, and all the wild animals will have disappeared, as well as other valuable resources. Second, humans are able to innovate and can use the land that they already possess in more efficient ways. Animals are unable to do this. Once their land is taken away from them, they will die. Third and last, endangered animals are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biodiversity of our planet. If they disappear, we cannot predict what the effect will be. Therefore, we should treat such animals as a valuable resource to be protected.
To sum up, the world’s endangered animals are an important resource and we should protect them by setting aside some land for them. Although mankind’s need for land continues to grow, people are intelligent and inventive enough to put the land into use properly. In this way, we can have enough land for farming, housing and industry, and preserve the biodiversity of the planet at the same time.
人与自然英语作文 篇12
Nature, the environment which human beings live by, is magnificent and unique. There si only one earth with super living conditions in the universe. We should have cherished nature and preserved it. Conversely, however, we have been continually spoiling it, even to a shocking degree. Now let's see what we have dong.
Thousands of trees have been cut down per year, which has caused soil erosion. Hundreds of thousands of tons of CFCS have been left in the higher sky in the last decade which has led to the ozone layer leak above the South Pole that covers an area of that of the United States. Million tons of fuel containing nitrogen and sulphur have been consumed per year, which has eventually resulted in acid rain throughout the world.
Similarly, ecology has been affected as well. And considerable number of species have been extinct as the years go by many creatures which were mon in the past are being less and less, even rare. The Tibet antelope, for instance, is a good example. Since the antelopes of Tibet have a part of fur on their body which can be made into a precious cape, driven by some lawless dealers many villagers killed antelopes excessively and shocking for the large suns of fortune. Because of this, the number of the antelopes of Tibet has sharply fallen from over one million to less than one hundred thousand. And what's more, the number has now decreased by 20 thousand per year. Qing Zang Platean, which was their homeland, is their tombs now.
This is how nature has suffered what we have done to it. However, nature and suffer any more. She lost her temper and could no longer possibly put up with humans. She gave humans harsh punishment, which she thought they deserved. The acid rain has caused the less of more than 100 billion dollars throughout the world per year. And because of desertisation, soil is being more and more barren. The soil of many planes is now until for growing plants. The air is less fresh, and a lot of people even get many stranger diseases. Those are all the punishment of nature to human's pollution. On the other hand, human being suffer a lot as well.
人与自然英语作文 篇13
Man is a member of the nature, and is a part of the whole ecosystem. However, we use the wisdom of mankind to the endless development of natural, which destroyed the ecological balance and resource allocation.
The exploitation of resources has influenced the living environment of other animals. like the swans. In fact, people can appropriate sacrifice some benefits to the animal a chance of survival. Strictly abide by the moratorium, let the fish can breed. Stop the wanton killing, maintain the ecological balance. We just need to give them a little help, because the wildlife is surprisely resilient. Each year,almost the entire world population of these ciryically endangered birds make a 9000-kilometre roundtrip to spend the winter at Poyang.
Given the right help, even the rarest creatures can return from the brink, which means if we show the will nature will show the way.
人与自然英语作文 篇14
How long haven’t you saw the star at night in the city? Would you miss the fresh and sweet air? Have noticed the river had seriously been polluted? Would you mind listening the crazy honking car horns instead of the birds’ ringing everyday? Could you be calm down if leave the air conditioning room in summer? Around us a little observation , air pollution, drought, flood, global warming, tsunami, earthquake and so on, was more closer to us. Caring for our earth, imminently!
Not only for ourself, but for our further generations. As a teenagers, especially a college student, there are lots of things we can do to stop damaging our environment. Firstly, changing the way we think of our environment, facing the reality of our environment which have been seriously damage. Secondly, take some actions and from the side small start like play a tree, install low-flow shower heads and applicants, use public transport , less plastic bags and so on. The last but not the least, influence our neighbors by our behavior and let more and more people care for our motherland. Caring for our earth, all of us join together, with our heart and efforts, more blue days, cleaner water, peaceful
world ,that would not be a dream!
人与自然英语作文 篇15
Nowadays, more and more people realize it`s necessary and important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Also,there are some people who don`t pay attention to hygiene and they can`t stop littering the rubbish casually or spitting everywhere all the time.And in addition, there are a few factories often cutting down the trees, discharging chemicals and dirty water and so on.
And it causes many problems like the Greenhouse Effect.If they do these day by day and our life will be harder and harder,so we have to stop them. To stop them we can put up commonweal advertisements and tell them the detriment of destroying the environment.So we can start from now to make a beautiful life.
人与自然英语作文 篇16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s the most major problem which in the modern life the humanity faces. must solve this problem must start from foundation. first, must massively propagandize, enhances people's consciousness with understanding, strengthens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nsciousness. next, must carry on waste recovery use, reduces to forest-tree's felling. also must strengthen to white pollution processing, little uses the plastic product.
finally, must make improvement to clean aspect. causes the city's appearance to be neater. for earth's tomorrow, we must start from the now diligently, will want the well local constable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to this us proposes as follows suggests: implementation trash classification packed in bags. like this not only can reduce the environmental sanitation worker's work load, but also can even better basically arrive makes use of waste, to reduce the pollution, saves the resources.
人与自然英语作文 篇17
the only mother of human beings, is now facing a great threat-environmental pollution. Therefore, it is important for all of us to protect the earth, for she is only home to all peoples living on it. Throughout the world,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 as a result of various reasons .First of all, the rapid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s producing a large amount of pollution in form of gas, waster and waste;. Besides, People's poor awarenes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s also another important factor contributing to environmental problems. For example, a large number of people have developed the habit of using plastic bags and white lunch boxes which do great harm to environment. What’s worse, many people are cutting ting down increasing number of trees, causing soil erosion. In addition, the management of the government also contributes to serious pollution.
Therefore, we must take measures to prevent the earth from being polluted. Living on this beautiful planet, we must actively contribute to beautifying the environment. It's important to improve the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of human beings. The factories should reduce the discharge of sewage and gas. People should learn to use clean energy such as Solar, Nuclear and Hydrogen energy.
The government should make some laws to ban different harmful pollution. Let’s change words into action! The earth is our only home. From now on, everybody should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and make our home a better world.
人与自然英语作文 篇18
Ever since humanbeings come into being, we had never stopped the action to put our feet on each inch of land we can find. We fight against nature, at first, for survival. Our nation buildup the reservoir for not only preventing flood but also generating electricity. This well proved that we can conquer nature and make it serve us better. Secondly, some people taking fighting against nature as a challenge of life, a way to gain honor. The climbing of Everest will be an exact instance here. However, nature has never give up trying to give man a lesson now and then. The earthquake of Tang Shan china in 1976 and the ground sea of India in 2004, nature reminded us of her unconquerable power by unanswerable facts.
Now, as you can see, we have the problem, it seems that we have never triumph over nature as nature did to us. When it is hard to draw a conclusion, dialectic is in favor of us. Contradictory evidence requires us think about the question dialectic. Then we get it. Neither man or nature can triumph over each other. If we go our own way shortsightedly, we will finally reap as we have sown: worse crisis of resource, worse pollution of invironment.
So brightly future just depends on a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with nature.
人与自然英语作文 篇19
On May 12th, a big earthquake happened in Wenchun, Sichuan. Many people lost their relatives and their homes. All the Chinese people feel quite sorrow.
A lot of people volunteer to help them. Some people raise money for them, some people buy something for them, some people go there to comfort the sad children. Thousands of soldiers help them to save their relatives and rebuild their homes Even foreign friends also give them a hand.
Im deeply moved by these people. So Ill use my pocket money to buy some food and school things for the children there. I think all of us should try our best to help them to get out of the trouble together.
人与自然英语作文 篇20
Through the changes'in the ways Of making a living in a family over several gen,erations, man has been warned against waste of natural resources and emphasizing the urgent need to preserve these resources.
Ever since man appeared on the earth, man's survival has been heavily relied on nature. Almost everything we use in our everyday life comes fromm'notate, ranging from the food we eat, the water we drink, to the wood which is tm'ned into furniture.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and population growth, the amount and range of materials used has increased at an alarming rate.However, natural resources are not inexhaustible. Some reserves are already on the brink of exhaustion and there is no hope of replacing them. The widespread water shortage is an example in point. If man continued to squander natural resources with no thought for the future, the later generations would be in danger. It is up to us to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before the situation gets out of hand.
人与自然英语作文 篇21
It is said that we human beings, is the highest animals on the earth. In their view, it is true: we use by human invention of paper, unlike those animals that without words; We enjoy the high-tech electronic products invented by human beings themselves, and those who will only fun and vegetation in different animals; We eat the food made by ourselves, and those who eat the fruit of animals - but, this really represents our wisdom?
People really are smarter than ordinary animals?
The paper, we use is made of trees into pulp after, the data shows, every tons of paper production to 17 tree, but our country in 1.74 kg per capita consumption of paper towel, it means that 10 million cubic meters of forests have been cut off! What a terrible number! Then lets take a look at these ordinary animals, although they have no words, but they are nourished side discharge waste water and soil, raising them in their own ways to report the nature.
We use the electronic products of natural hazards is unreasonable. According to data shows, the battery can be hundreds of thousands of cubic meters of water pollution. Moreover, two percent of global sources from computer! Then lets take a look at the normal animals: despite their limited to game play, but they have no pollution environment of the earth.
When eating at a restaurant, and we often have leftovers, but if there is no deal with the leftovers, but will breed tens of thousands of bacteria, cause harm to ourselves as well as ordinary animals! Then lets take a look at the ordinary animals, although they ate wild fruits on the tree, but they dont create garbage for nature - they do a members responsibility to nature.
We are also a member of the nature! We are also natural children! People claim nature is his mother, but in humans before to nature, no, is the mother of mankind, for how much damage!
Man, will only be liable for the nature, and animals, is at the same time in the requests for natural give and protect nature. We really are smarter than they? There is no answer.
有人说,我们人类,是地球上最高等的动物。在他们看来,的确如此:我们使用着由人类自己发明的纸张,与那些没有文字的动物不同;我们享受着由人类自己发明的高科技电子产品,与那些只会与草木取乐的动物不同;我们吃着由人类自己做出的食物,与那些吃着野果的动物不同——可是,这真的代表了我们的智慧吗?
人真的比普通动物聪明吗?
我们使用的纸张,是由树木打成纸浆后做成的,资料显示,每生产一吨纸要17棵大树,而我国年人均消费纸巾1.74千克,这就意味着1000万立方米的森林被砍掉!多么可怕的数字!再让我们看看这些普通动物:尽管它们没有文字,但是它们排出的粪便却滋养着一方水土,它们以自己的方式汇报自然的养育之恩。
我们使用的.电子产品对自然的危害更是不可理喻。据资料显示,一节电池可以污染数十万立方米的水!而且,全球的污染源中有百分之二来自电脑!再让我们看看这些普通动物:尽管它们的游戏仅局限于打闹嬉戏,但是它们却没有污染地球的环境。
我们在饭店吃饭时,经常会有剩饭剩菜,可是如果这些剩饭菜没有处理好,却会滋生出成千上万的细菌,对我们自身以及普通动物们造成伤害!再让我们看看普通动物:尽管它们吃着树上野生的果子,可是它们不会为大自然创造垃圾——它们尽到了大自然一员的责任!
我们也是大自然的一员!我们也是自然的孩子!人们口口声声说自然是自己的母亲,可是人类自己却在不觉间给大自然,不,是人类的母亲,造成了多么大的伤害!
人类,只会无限度的索取自然,而动物,却是在索取自然的同时给予和保护自然。我们真的比它们聪明吗?没有答案。
+ 每天10句英文499. we get to london this afternoon. 我们是今天下午到达伦敦的。人与自然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
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中,概括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而人与自然和谐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当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正以历史上最脆弱的生态环境,承载着最庞大的人口,进行着最空前的经济建设,以最快的速度消耗着可再生和不可再生的资源,面临着最突出的人与自然的矛盾。因而,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走符合国情、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深化的结论
人类与自然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人类的生存发展依赖于自然,同时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所从事的一切活动又影响改变着自然,而自然反过来又通过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生态退化、资源耗竭对人类产生负面影响,制约人类的发展。
人与自然关系反映的是人类文明与自然演化的相互作用。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与自然关系经历了从原始的和谐状态,到农业社会局部的、阶段性的不和谐,再到工业社会的严重失衡。今天,人类社会表面上的繁荣进步背后,人与自然的矛盾正在日益积累:经济高速发展,人口急剧增加,消费迅猛增长,而自然资源正在迅速减少甚至枯竭,人类生产生活排放的废弃污染物质已经大大地超过了环境容量。全球性的气候变暖,一些地区洪水、干旱的肆虐,沙尘暴频频发威……这一切都昭示着以往作为被征服对象的大自然开始向人类宣战。人与自然的关系正处在一个关键性的转折点:或是走向新的更高的和谐状态,或是矛盾迅速激化,大自然的报复可能使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不再适合人居。
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不断深化。古代社会原始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使智者产生了“天人合一”的认识,而芸芸众生面对自然力的不可抗拒产生了对自然的神秘和崇拜。近代工业社会生产力和科技的进步,使征服支配自然的认识在很长的时间里占了主导地位。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日趋严重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迫使人们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大量的相关研究深刻地揭示了工业繁荣背后的人与自然的冲突、有限环境与无限增长的矛盾,由此诞生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自1992年里约环发大会以来,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纲领性文件和国际公约的问世,标志着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成为全世界的共识。
1994年,《中国21世纪议程》问世。2002年党的十六大把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四大目标之一。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前不久,胡锦涛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的讲话中,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涵。这是我们党对人类文明成果兼收并蓄,对自然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不断深化而得出的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结论。
人与自然发展不和谐:构建和谐社会的严重障碍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我们常说我们以7%的土地、8%的淡水养活22%的人口,这些数字本身就凸显了我国的生存压力。由于地理和气候的原因,我国的生态系统比较脆弱,一半以上的国土面积不适宜人类生活和生产。我国自然资源虽然比较丰富,但人均资源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维系人基本生存的淡水、耕地、草地、森林资源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1/3、1/2和百分之十几,支撑经济增长的石油、天然气、煤炭、铁矿石、铜和铝等重要矿产资源,人均储量也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1%、4.5%、79%、42%、18%和7.3%。
在世界发展的进程中,我国又处于追赶发达国家的地位,总体科学技术水平还比较落后,长期沿用传统发展模式以拼资源换增长,不仅造成了资源迅速衰减、退化、枯竭,还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环境破坏:水资源短缺和水体污染严重,耕地质量不断退化,草地过牧,森林超采,海洋渔业过度捕捞,自然灾害频繁加剧。生态系统呈现出由结构性破坏向功能性紊乱演变的发展态势。我国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愈来愈面临资源瓶颈和环境容量的严重制约。建国50多年来,我国的GDP增长了10多倍,而矿产资源消耗增长了40多倍。如今我们已经没有足够的资源来支撑高消耗的生产方式。与此同时,生态环境恶化也严重影响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据中科院专家测算,2003年我国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占GDP的15%,人民群众健康也深受生态环境恶化之害。不少专家已经指出,当前中国经济存在的最大问题并不是电力、钢铁供求紧张,投资增长过快等等,而是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之间的“新结构危机”。在中国几千年文明史中,人与自然的矛盾从未像今天这样严重,人与自然的不和谐已经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严重障碍。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六大特征,实际上是两大和谐,即人与人和谐和人与自然和谐。人与自然和谐是和谐社会的载体,没有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之间不可能实现真正的、持久的和谐;没有人与自然的和谐,我们将逐渐失去家园,中华民族将失去生存的空间,其他一切和谐——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将无从谈起。由此,高度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重视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与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
全面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核心
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必须走循环经济的发展道路,世界发展的潮流和我国的国情都要求我们以循环经济模式替代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以3R原则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准则,即资源消耗和废物排放减量化(Reduce)、废旧产品回收再利用(Reuse)、资源再循环(Recycle),力图在不增加甚至减少初始资源消耗、不增加甚至减少污染排放、不破坏甚至恢复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快速增长。循环经济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长期以来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冲突,使我们走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使我们在文明发展的现阶段与自然和谐相处。
发展循环经济,化解人与自然的矛盾,需要国家、企业和社会联动,但国家意志至关重要。要通过制度创新(包括法律、体制、政策等)和加大投入,推进在工业经济结构调整中,淘汰和改造能耗高、污染重的传统产业,发展节能、降耗、减污等高新技术产业;推进在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中,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降低农药、化肥等农用化学品使用量。以生态链为纽带,统筹规划工业与农业、生产与消费、城市与农村,建设资源高效循环利用与环境友好型社会。
全面推进生态环境建设、保护和治理,是防治自然环境退化,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的重要举措,也是循环经济的一个核心内涵。要在充分认识和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开展生态建设,治理水土流失、荒漠化、草地“三化”,同时,强化城乡污染治理,特别是重点流域、区域和海域的水污染、农田污染治理。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既要解决制度、技术层面的问题,也要解决人自身的素质问题。一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合理的生存态度和需要定位,选择健康、文明、绿色的生活方式。二要确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观念,发展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三要培养人们的环境伦理和道德,形成尊重自然、热爱自然、善待自然、保护自然的社会风尚。在人与自然这一对矛盾的目前发展阶段,人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只有提高人的素质,义无反顾地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抛弃不可持续的消费行为,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源生态环境问题,保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中国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走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的工业化道路,将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伟大贡献。
+ 每天10句英文768. john seldom gets together with his friends.约翰很少与朋友聚在一起。保护环境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保护环境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时政背景]
1、《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国签订的《京都议定书》于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以法规的形式限制温室气体排放, 这标志着人类对环境的保护又迈进了一大步。《京都议定书》规定,到2010年,所有发达国家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要比1990年减少5.2%。目前全球已有141个国家和地区签署该议定书,其中包括30个工业化国家。
2、2005年1月18日上午9点30分,国家环保总局1401房间内一个简短的新闻发布会,掀起了一场震动全国的环保风暴,经常被视为“弱势”部门的国家环保总局陡然发力,以严重违反环保法律法规的名义,叫停了30个总投资达1179亿多元的在建项目。这是中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实施一年多来,中国首次大规模对外公布违法开工项目,凸显出中国政府从源头遏制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决心。
3、国务院总理温家宝3月5日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要注重能源资源节约和合理利用。坚决实行开发和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从资源开采、生产消耗、废弃物利用和社会消费等环节,加快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同时,还强调要抓紧解决严重影响人民群众健康安全的环境污染问题,要以水污染防治为重点,加强工业和城市污染治理,加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我们的奋斗目标是,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新的空气,有更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热点例题]
2005年年初,国家环保总局在行使一票否决权、强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方面采取的一系列强力举措,引起了海内外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被称为是一场“环评风暴”。国家环保总局掀起的“环评风暴”,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欢迎和如潮好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目前中国的资源环境形势严峻,面临难以承受之重,根本无法再走发达国家曾经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
根据材料回答:1、我国面临着怎样的资源环境形势?2、我国法律规定的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有哪些?3、在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面前,我国应采取怎样的对策?
[命题意向]
此题以时政热点为背景材料,考查的知识点是初二政治第五课:人类面临严重的环境问题;我国法律规定的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与基本制度;依法保护我们的家园。初三政治第三课:我国面临严峻的人口、资源、环境形势;人口、资源、环境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初三政治第四课: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坚持保护资源环境的基本国策。此题既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又注重对学生能力的综合考查,包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时俱进和开拓进取的创新能力。
[答案]
1、⑴我国既是一个资源大国,又是资源小国,资源短缺的矛盾十分突出,资源形势相当严峻。⑵我国环境总体上在恶化,局部在改善,治理的速度远远赶不上破坏的速度,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形势异常严峻。⑶资源短缺导致人口迅速增长与耕地锐减的矛盾突出,水资源严重不足,给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严重损失,矿产资源浪费严重。⑷环境恶化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威胁生态平衡,加剧了自然灾害的发生,加深了部分地区的贫困程度,危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和安全。
2、我国法律规定的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是: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依靠群众保护环境。我国法律规定的环境保护的基本制度是:环境影响评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排污收费制度、限期治理制度、现场检查制度、奖惩制度。
3、在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面前,我国采取积极对策,坚持科学发展观,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和保护资源环境的基本国策。
[跟踪训练]
1、材料一:按照目前国际流行的循环经济的新理念:“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要战胜垃圾,得首先战胜自己!”
材料二:济南市从2004年9月开始大量使用分类垃圾箱,分为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三种,对垃圾实行分类收集。
⑴对垃圾分类收集有什么意义?
⑵用常规方法(焚烧、填埋等)处理垃圾有什么弊端?
⑶作为济南市的小市民,你能为本市的垃圾处理作些什么?
2、材料:“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这是江西省率先提出的口号,生态资源历来是江西的骄傲,江西森林面积已达1.43亿亩,森林覆盖率高达59.7%,高出全国平均水平43.15个百分点;水资源总量全国第七,为全国平均量的1.5倍……江西省招商引资坚持“三不”原则:坚决不准引进破坏生态环境的项目;坚决不准引进危害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项目;坚决不准引进涉及黄、赌、黑的项目。
请你简要分析江西省的“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发展思路。
3、2005年保护母亲河系列活动的主题为“参与环保从我做起”。某班为响应这一号召,决定召开“我爱母亲河”为主题的主题班会。假如你是其中一员,请你为本次主题班会设计方案。
[答案]
1、⑴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美化城市,勤俭建国。
⑵容易产生新的污染,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造成资源的浪费,破坏环境卫生。
⑶①大力宣传垃圾分类收集的意义。②自觉做好生活垃圾的分类投放工作。③与随意丢弃垃圾等不文明行为作斗争。
2、⑴江西省走的是一条经济、社会、人口协调发展的道路,对生态环境从保护到利用,逐步摆脱了传统发展模式,跳出了“先污染后治理”的怪圈。⑵江西省遵循了“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环保基本原则,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了对环境和资源的保护,保证了经济健康、快速和可持续发展。⑶江西省招商引资坚持“三不”原则,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实现了经济、社会、人口的协调发展,为建设和谐社会作出了努力。
3、⑴班会目的:通过开展本次活动,激发同学们的环境忧患意识,增强环保自主意识及社会责任感。进一步让大家了解母亲河,深爱母亲河,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主动关心爱护环境。
⑵班会准备:①搜集有关当地河流综合整治工程的资料。②深入社区调查当地环境状况。③各小组成员准备有关材料。
⑶班会程序:①班长主持宣布活动开始,母亲河环保知识问答。②展示搜集到的环境保护的材料。③同学宣誓:争做环保小卫士;老师总结强调,班会结束。
人与自然观后感300字10篇
认真品味一部作品后,这次观看让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这时候,最关键的观后感怎么能落下!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观后感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人与自然观后感300字10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人与自然观后感300字10篇1
今年寒假里,我看了许多电视节目。有节目,有动画片,也有新闻,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人与自然》节目这个节目了。
《人与自然》节目很搞笑,大部分讲的都是野生动物,它们有很多种类,每一个种类都有他们自己独特的性格和生存的本领,他们也就是靠这些才能在大自然中生存下来。
《人与自然》节目是不是很有意思?它让我增加了对动物的了解,让我长了不少见识,更让我对大自然有了更深的一层认识。看过《人与自然》节目,我知道了这大千世界里,除了我们人类,还有那么多稀奇古怪的动物,它们都有着各自不一样的本领和不一样的生活习性,让我知道了大自然中有很多奥妙。《人与自然》节目不仅仅是我饱了眼福,同时也让我的课外知识更加丰富,让从中受到了许多启发。
人与自然观后感300字10篇2
最近几天,我一向都在每一天下午准时收看《人与自然》这个节目。虽然讲的都是动物类的,但我还是从中明白了不少道理和启示。让我学会自立。
《人与自然》让我增加了对动物的了解,其中有黑背变色龙。
《人与自然》里大部分讲的都是野生动物,它们有很多种类,每一个种类都有它们自己的独特生存本领,只有靠这些独特的本领,它们才能在残酷的自然界中生存下来。如:狼吃羊、老鹰吃小鸡、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这些都是大自然中的生存法则,也是人生的规律,强者胜,弱者败,没有人能够违背这些规律。因此,它们想生存下来就务必经过一场血腥的殊死拼搏。要做到这一点,它们务必具有自己的生存本领这样才能与敌人血战到底,成为真正的王者。否则,就会成为它人口中的美食。
请大家养成自理的好习惯吧,这样,在风险极大的社会上,才能够更好的立足。
人与自然观后感300字10篇3
奶奶带我去宁波美术馆观看了《人与自然》大型科普展览。
走进展览大厅,我首先来到“恐龙化石”展区。那里陈列着许多恐龙化石,有雷龙、剑龙、霸王龙,还有马门溪龙。我最喜欢的是剑龙,据资料显示,它是生活在侏罗纪晚期的恐龙,背上长着板状的骨头,尾巴尖端有长刺,样子可威武啦!(将恐龙的特点介绍得十分清楚。)还有高大的`雷龙,十个我加在一起,还没它高呢!除此之外,我还看到了恐龙蛋的化石。
接着,我又走进“人体”展区。这里摆放的有4—6个月大的婴儿标本,原来我在妈妈肚子里曾经也是这副模样。我还看到许多原来不知道的知识:血管、神经数也数不清,人体有206块骨头……
通过这次观看展览活动,我学到很多新知识,觉得参加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
全文语言流畅,表达清晰,看得出,你写得很认真。
人与自然观后感300字10篇4
《人与自然》(Human and nature)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cctV-1)的科教自然类节目,1994年5月11日开播。其宗旨为“讴歌生命,关注环境”。主要介绍动物、植物、自然知识以及探索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影响及作用。下面是小作者观看《人与自然》后的感受,你看了吗?你又什么样的感受呢?
昨晚观看了《人与自然——让生命作证》,书中摄影师用美丽而珍贵的画面,向我们讲述了,角马那种为了生存而不断拼争的精神。 成群结队的角马为了生命的延续无数次迁移过有鳄鱼栖息的河流,穿梭于虎豹出没的广阔的非洲大草原上,虽然也有牺牲,但正是它们那种群体出动气势恢宏的场面,让它们种族得以安全繁衍。
我喜欢大自然的每一种动物,对他们充满好奇,虽然它们不像人类一样可以用说话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的感情。但它们有自己的方式. 我们能通过它们的生活习惯去了解大自然,它们多么可爱,他们是我们的 朋友。
《人与自然》这个栏目就是让我们都要去关爱那些可爱的动物,虽然我们的实力有限,可是只要我们人人都奉献点爱心,那么我想人与动物一定能够和谐相处,地球一定会变成一个美丽的大家园!别忘了:动物也是我们人类的朋友!
人与自然观后感300字10篇5
科学,是一项当今人类文明不可缺少的一种因素。但在崇尚科学时,我们更应该关注被人类科学所害的自然界:动植物、大气……我们的母亲,自然界。
寒假,我利用晚上时间观看了《人与自然》、《动物世界》等节目。令我最陶醉的属于自然界那伟大的奇观与与人类一样的爱。是谁?在海边产卵,却一次又一次被天敌吃掉?又是谁不厌其烦的飘过几千里大洋,去最危险的海边产卵?是人类认为次要的动物!我被乌鸦的知恩图报不知感动过多少次?我被小海豹的凄惨遭遇伤心过无数次!
有一次看电影,男主角说:“假如让自然界重选主宰,人类肯定落选。”很对。假如只在金钱与表面上对自然界给予关怀,那是远远不够的。让自然对人类给予宽怀,永远不够!
让自然重获生机!点点滴滴,从我做起!用纸板做个笔筒?你会更爱惜!用抹布擦手?你会更节省!还有、还有……
人与自然观后感300字10篇6
今日,我打开电视看《人与自然》。
《人与自然》里大部分讲的都是野生动物,它们有很多种类,每一个种类都有他们自我独特的性格和生存的本领,他们也就是靠这些才能在大自然中生存下来。像狼吃羊、老鹰吃小鸡、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等这些都是自然规律,也是人生规律,没有人能够违背这些规律。
所以它们想生存下来就必须经过一场殊死拼搏的“战争”。要做到这一点它们必须具有自力更生的本事,这样才能敢于敌人血战到底。所以,在大自然中能生存下来的动物必须是自立本事很强的,同样,我们人类也一样。有许多的孩子在家里是小祖宗,是爸妈的心肝宝贝,真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长期下去,就会养成一种懒惰的习惯,无论做什么都得依靠自我的父母,长大了走入社会时,什么都干不成。
为了生存,就会感觉活得很累,生活得很空虚,所以我们要做一个自立的人。
人与自然观后感300字10篇7
人与自然这部节目主要讲的是人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
放假时我每天都要准时看一集,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犬科动物那一集;犬科动物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食肉动物之一,经过四千万年的进化,犬科动物成了天帅的杀手。他们经常成群结队的出去打猎捕食,就比如说狼,狼是一种十分聪明的动物,他的嗅觉十分灵敏,可以闻到两公里以外的动物。狼一天可以吃掉十多公斤的食物;它捕猎时既有力量又有速度,捕猎时要先会找准目标,然后狼首领去追那个‘目标’,其它的队员在后面慢跑,只要一等到时机,它们就会拼命向前跑去,好好享受这顿美食。
如今,地球上大部分狼已经消失了,还有许多动物也逐渐消失了,所以我们要好好爱护地球,爱护动物,爱护我们共同拥有的这美好的家园。
人与自然观后感300字10篇8
放寒假了,老师布置了一项作业时看一些《人与自然》,《动物世界》等电视。
看完以后能够写成读后感或观后感。侑這么多电视我都看了,其中我对《人与自然》的印象最深,因此我就决定写《人与自然》。
我从《人与自然》中之了人要和动物和睦相处。
《人与自然》中展示了大自然中侑很多小动物和人们相处得很好,小动物受伤了,人们就会帮忙小动物把伤口治好,治好以后还把小动物们抚养大,抚养大后把小动物们送回它们的家里。
我看《人与自然》时,侑两只小老虎被一茖人捡走了,然而這茖人没侑把小老虎给卖了,还把小老虎抚养大了,這茖人把小老虎养大以后就教大老虎怎样打猎,怎样捕获食物。过了一段时刻老虎把這茖人教它的知识全学会了。這茖人把老虎给放走了,老虎还侑点恋恋不舍呢。
我觉得那茖人很善良,《人与自然》里还侑许许多多這样的事情,我说也说不完。我要像那些热爱大自然和喜爱保护动物的人学习,不做一茖伤害和猎杀动物的不义之人。
人与自然观后感300字10篇9
晚饭后,我观看了[人与自然]这个节目,感觉十分有趣,同时也获得了不少知识。
这期[人与自然]讲述了神农架的金丝猴家族——‘红头家长’一家的生活习性。它们是一夫多妻制,生活在神农架海拔1800米以上的原始森林。‘红头家长’的背部毛长而光亮,鼻部突起,强壮而有力,它有六七个妻子和十几个孩子。每天,红头家长带领全家在树枝间来回攀爬,寻找食物,嬉戏。其中,有一只出生不到两周的小金丝猴——小艾,偎在妈妈怀里,它的姿态很幼稚很可笑,让我想起我小时候的样子。
每天早晨,第一个醒来的总是小艾,它在妈妈怀里扭来扭去,调皮得很。金丝猴醒来以后,第一件事就是清理毛发,因为它们很注重自己的外表。
‘红头家长’在家族中地位最高,就像一家之主,它的儿女都怕它,不敢在它身边调皮。别以为‘红头家长’的地位很牢固,它随时都保持着警惕,因为不时有其他雄猴向它挑战,想夺走它的位置。
在冬去春来之时,金丝猴们最缺少食物。有时只是啃啃树皮,或是吃高山杜鹃的花朵。
金丝猴是通晓人类的精灵,它们有明亮的眼睛,和善的目光。我们要和它们做朋友,爱护它,保护它,还要保护它们生活的家园。
人与自然观后感300字10篇10
妈妈告诉我中央一套有一个很有趣的节目《人与自然》每天3点58分播出,一共连播四天,今天我看了第一集,下面我为大家介绍《人猿与背猿》。
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个叫人猿的种类,虽然体力弱,可它们却以肉为食,常有人死亡,在人猿小时候就学会自己生活了,这也是为了增加自己的生存能力。等它们长大了还要去打狮肉为自己的食物;还有一种猿叫背猿,它身体粗壮,天生以植物的根为食,到了最后,其它猿类来与他们斗争,因为没有武器和足够的智慧,最后走上灭绝的道路。
这个故事以自然界的生存规律和物竟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告诉我们一个人要有智慧和意志就能让自己强大,而那些没有知识和意志的生物、动物往往是其它动物的食物,想到我自己,也应该学习人猿的独立性和它的智慧、意志,通过锻炼慢慢让自己独立。在未来的社会竞争中需要人猿精神,这样才能有足够的资本和知识去应对困难。
+ 每天10句英文110. how's everything? 一切还好吧?深化环境资源法学研究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和《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这两个体现新的发展观的重要历史文件,不仅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政策和体制保障,也对环境资源法制建设和环境资源法学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促进和保障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时代赋予环境资源法的历史使命
自第一次资产阶级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在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也尝到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能源危机的苦果,而酿成这种苦果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人类没有正确处理和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干了许多违背自然生态规律的蠢事。我国在二十世纪五、“十年动乱时期”,盲目推行毁林毁草开荒、围湖围海造田和打虎灭雀等征服大自然的运动,在“人定胜天”、“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等唯意志论的支配下,搞什么“开荒开到山顶,种田种到湖底”和“大炼钢铁”,结果造成了植被覆盖率降低、水土流失严重、生物多样性锐减、环境污染加剧、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等一系列严重后果。近几十年来,尽管党和国家采取了一系列保护生态环境、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措施,退田还林还草,治沙治水治山,但由于欠账过多、积重难返、治理污染艰难和恢复生态缓慢,至今仍然没有从根本上扭转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恶化的趋势。实践和教训使人们认识到,谁违背大自然的规律谁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自然生态失衡即生态平衡受到破坏的根本原因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只有正确处理和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遵循自然生态规律,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永恒存在的、不断发展的、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互为前提和影响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的主要内容和理想目标。马克思把“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确定为“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和“他们与自然界的关系”。[1]人与自然的作用“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2]马克思在《一八八四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揭示,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与自然关系总和的统一,“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 [3]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把“人类整个进步”及“我们这个世纪面临的大变更”,即他心目中所追求的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的主要内容,理解为“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 [4] 即人与自然的和谐及人与人的和谐这两个方面。
目前,国际社会已经普遍认识到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性和和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必要性。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于1987年4月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这一著名报告,同年秋天由联合国第42届大会审议并接受。该报告提出,“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5]江泽民同志在第四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的讲话指出:“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最早源于环境保护,现在已成为世界许多国家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6]可持续发展是以人为中心、以环境为基础的发展,实质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观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人与环境系统维持最和谐的关系,认为只有当人与人、人与环境和谐共处时,可持续发展才能变成现实。《我们共同的未来》在其第二章“走向可持续发展”的结论中指出:“从广义上来说,可持续发展战略旨在促进人类之间以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7]
李瑞环同志认为:“一部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史。……在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下,必须调整发展的模式,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8]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提出:“要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使人们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工作和生活。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改善公共设施和社会福利设施。努力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9]他在中共十六大政治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包括,“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中国环境保护的领导者和见证人,原国家环境保护局局长、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主任曲格平,在香港城市大学发表演讲时将当代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称为绿色革命,强调这种绿色变革“是一种从物质生产方式到政治、法律及社会文化观念的整体转变,是一种‘大转变’,需要采取涉及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各个方面的‘大战略’”:“从政治、法律和道德上看,要把对生命的尊重和对自然的生态系统的爱护纳入到政治、法律和道德体系中,把生命和自然生态系统作为与‘人’一样公正、公平对待的‘主体’,同自然平等相处,崇尚简朴的生活和有节制的物质消费,人类的需求不能超越地球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10]2002年8月,中国政府发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可持续发展报告》,该报告强调,中国将以人为本,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主线,以发展经济为核心,以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为根本出发点,以科技和体制创新为突破口,不断提高综合国力和竞争力,全面推进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持续发展。2003年10月,胡锦涛在三中全会上的讲话强调,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就要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坚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和谐发展,坚持在开发利用自然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发展。这是摆在全党全国人民面前的共同任务。
目前,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已经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使人们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工作和生活,已经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生活和重要目标;各有关行业都在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努力,各有关学科正在努力为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提供理论指导。环境资源法是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法律保障,应该在调整人与自然关系方面发挥其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环境资源法学工作者应该为调整人与自然关系这一伟大实践进行理论创新。因此,正确处理和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和保障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伟大时代和实践对环境资源法提出的要求。
二、环境资源法的性质和特点,决定它能够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正确处理和协调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环境资源法十分有效。环境资源法调整对象的特殊性,是其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区别于其他法律部门的基本标志,也是环境资源法具有综合性、科学技术性和公益性的基础。环境资源法既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又调整和环境资源有关的人与人的关系,调整人与人的关系反映包括环境资源法在内的法
的共性,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环境资源法的特性。从具体的环境资源法律关系看,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和调整人与人的关系,往往交织在一起,互为因果关系、目的与手段关系;从总体上看,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环境资源法这一独立的法律部门产生的基本原因、发展的决定因素、长期存在的根本目的,是环境资源法的主导方面、本质方面;调整人与人的关系,是为了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的需要,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的.途径和手段。
所谓环境资源法的调整,是指作为主体的环境资源法律影响、改变、协调(包括建立、产生、确认、赋与、作用、控制、改进、改善、消灭等)特定对象(包括人、人的行为、状态、关系、事项、工作和秩序等)的活动。在这里,主体是环境资源法。环境资源法的调整对象,主要是因开发、利用、保护、改善环境资源而发生的社会关系,包括因开发、利用、保护、改善环境资源所发生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这两种关系。所谓环境资源法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指环境资源法通过其制定和实施,影响、改变、协调(包括建立、产生、确认、赋与、作用、控制、改进、改善、消灭等)人与自然的关系。环境资源法律调整是从法的运作方面描述法的实现、法在生活中如何起作用的一个范畴。
环境资源法律之所以能够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主要原因或理由是因为环境资源法律是人们的环境行为的行为规则。行为科学认为,行为是指人在环境的作用下有目的的活动,是人和环境交互作用的产物和表现。法律中的人是由人的一系列行为构成的,人等于他自己的一连串行为。正如马克思指出的,“对于法律来说,除了我的行为以外,我是根本不存在的。”[11]行为是法律世界中最经常、最普遍、最常见的东西,是贯穿法律运行过程的一个最具活跃性、能动性的驱动器和关键因素;法之产生、存在的初始动因是对人的行为的规范化;行为是法律控制的直接对象,是法实现其价值功能的立足点;行为是法的根本内容──权利的载体。法律规范作为人的行为规范或行为规则,其主要功能和作用是规范人的行为,即法律规范规定人应该如何行动,包括禁止什么行为、限制什么行为和鼓励什么行为。所谓人的环境行为(环境资源行为的简称),是指作用或影响环境资源的各种人的行为或活动的简称,主要指开发、利用、保护、改善环境资源的各种活动或行为。显然,环境资源法律中的人的法律行为都与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和结果(包括人与人关系的变化和人与自然关系的变化)发生联系。人们的行为既可以作用于人也可以作用于物(包括自然、环境、资源,下同);作用于人的行为可以影响(包括形成、维持和改变等,下同)人与人的关系,直接作用于人的行为除了直接影响人与人的关系外,还可能间接影响人与物的关系;作用于物的行为可以影响人与物的关系,直接作用于物的行为除了直接影响人与物的关系外,还可能间接影响人与人的关系。在制定、改进并实施环境资源法的前后,人与自然的关系及与此相关的人与人的关系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因而通过制定、改进并实施环境资源法既能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也能调整与此有关的人与人的关系。
环境资源法律之所以可以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基于法律的作用和功能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可以为人调整的关系这一基本性质。环境资源法律之所以能够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首先是由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性决定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演变是环境资源法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主要动力,人与自然关系发展演变到一定程度,无论当时的伦理道德或政策法律是否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都会要求伦理道德或政策法律去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的伦理道德或政策法律的调整范围是与日俱进的、也是可变的,在某个时期的伦理道德或政策法律不愿意或不能够调整的关系或对象,在另一个时期可能成为伦理道德或政策法律愿意或能够调整的关系或对象。随着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危机的恶化,环境保护事业的发达,以及环境资源法制建设的发展,当今所有的环境资源法律或法规,都毫无例外地包含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一部良好的环境资源法律就是一张人与自然关系的关系网,就是一幅反映、描绘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关系的蓝图。另外,法律具有调整、保护、教育、指引和评价功能,法律调整人与人的关系或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指法的作用或功能。随着法律的发展和演变,法律的目的、任务、作用和功能正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法律具有越来越广泛的任务、作用和功能。环境资源法的作用和功能之一,就是保护环境、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就是协调或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环境资源法学与整个环境科学一样,都认为人可以协调或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协调或调整的方式、途径或工具、手段可以多种多样,而法律只是其中一种重要的方式和途径。
环境资源法既调整人与人的关系、又调整人与环境的关系,还因为在环境资源工作或环境保护活动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环境的关系并不是水火不相容的、有你无我的关系,而是一种共存、互容、密不可分的关系,即凡是对环境有影响的人为活动都可能同时产生这两种关系。
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建立健全环境资源法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机制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可以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单纯地以自己的存在来使自然界改变;而人则通过他所做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这便是人同其他动物的最后的本质的区别,而造成这一区别的还是劳动。”[12] 恩格斯在批判那种“只是自然界作用于人,只是自然条件到处在决定人的历史发展”的自然主义历史观时指出:“它忘记了人也反作用于自然界,改变自然界,为自己创造新的生存条件”;[13]“随着对自然规律的知识的迅速增加,人对自然界施加反作用的手段也增加了”。[14] 马克思主义认为,不断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对人类社会的进步、生产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社会地控制自然力以便经济地加以利用,用人力兴建大规模的工程以便占有或驯服自然力,──这种必要性在产业史上起着最有决定性的作用”。[15]人类可以通过各种工具和方法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包括但不限于通过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经济手段、科学技术手段和宣传教育手段等。当代人类社会对人与自然关系调整(包括直接调整和间接调整)的主要任务,是将人与自然的不和谐关系(主要表现为人类随意污染、破坏、浪费、掠夺自然环境资源)调整成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主要表现为尊重、热爱、保护、改善、合理利用、可持续开发利用自然环境资源)。环境资源法学主要研究通过法律手段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机制即法律调整机制。
环境资源法的调整机制,是指由环境资源法律调整主体、调整对象、调整行为(包括调整方法和调整过程)结合起来的整个系统的内部结构、内在联系和运作方式的统一,主要指环境资源法律对其调整对象实施影响、实现其调整功能的运作机理和运作方式。环境资源法律调整机制包括环境资源法律调整方法、调整对象、调整要素和调整过程等内容。环境资源法的调整方法是环境资源法的调整机制的主要组成部分,调整机制是各种调整方法的集合或整合,是对各种调整方法运作的动态反映、系统控制。
随着当代环境资源法学的兴起
,环境资源法正在形成其富有特色的调整方法和调整机制(简称环境资源法的调整机制)。环境资源法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机制,可以分为广义的和狭义的两种。狭义上仅指专门的环境资源法律法规所特有的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机制,即生态化调整机制。广义上是指环境资源法律部门所采用的各种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机制,包括其他法律或法律部门所采用的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机制,以及专门的环境资源法律法规所特有的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机制。
环境资源法律部门是指调整因开发、利用、保护、改善环境资源所产生的社会关系(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与环境资源有关的人与人的关系)的各种法律规范的总称,是调整人与自然关系以及与环境资源有关的人与人的关系的各种法律渊源的总和。环境资源法律部门包括环境资源专门法或专门法律规范,以及与调整人与自然关系有关的其他法律部门的法律规范。专门的环境资源法律法规(简称环境资源法专门法)是环境资源法这一新兴的独立的法律部门的主体部分。环境资源专门法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机制,是法律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专门机制、主要机制、核心机制。与环境资源专门法相比较而言,其他法律或法律部门则处于次要地位,他们有关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法律规范数量较少、较分散、较单一。研究阐明并建立健全环境资源法的特有的调整方法和调整机制即生态化调整方法和调整机制,是环境资源法学理论研究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生态化”是原苏联学者创用的一个词,原意是将生态学原则渗透到人类的全部活动范围之中,用人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观点去思考问题,根据社会、经济和自然的具体情况,最优地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
环境资源法调整机制特别是生态化调整机制,是区别于传统法律调整机制的、具有特色的、环境资源法所特有的调整机制。它是对传统法律目的、法律价值、法律调整方法、法律关系、法律主体、法律客体、法律原则和法律责任的绿化或生态化。它以环境正义、环境公平、环境民主、环境效益、环境安全和生态秩序为自己的价值取向,以明确主体人和客体自然之间的法定关系、赋予人和非人物种的特定法律地位为特色途径,主要采用环境治理(environmental governance)方式(强调政府行政组织、营利性企业组织和非政府非营利组织之间的合作、协调和结合,提倡环境民主和公众参与),达到保护人和保护环境资源,可持续利用环境资源和可持发展经济、社会,实现人与人的和谐共处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的目的。生态化调整机制主要包括两个大的方面:一是根据人与自然关系的特点,而由专门的环境资源法律法规新创立的调整方法和机制;二是根据人与自然关系的特点以及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需要,而由专门的环境资源法律法规将其他法律部门的传统调整方法和机制予以绿化或生态化(指用生态观点、环境观点进行改造、完善),而新创立的调整方法和机制。运用生态化方法,目前环境资源法已经形成一整套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法律调整机制(或法律措施和法律制度),具体来讲主要是:环境资源调查(监测、监视、勘查、普查、抽查等)机制,包括环境资源调查、监测、监视、勘查、普查、抽查等制度;环境资源信息显示(报告、统计、公告、牌示等)机制,包括环境资源信息收集、统计、报告、公告等制度;环境资源问题预防机制(包括环境影响评价、规划、功能分区和预警),包括环境资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环境资源功能分区和其他预防预警等制度;环境资源行为机制(对环境资源行为的禁止、许可、行政要求、行为规范等),包括对环境资源行为的禁止、许可、行政要求等制度;环境资源整治、补救机制,包括环境资源治理、恢复、补救、补偿制度;环境资源行为激励和责任追究机制,包括各种激励制度、奖励制度、惩罚制度以及追究环境民事责任、环境行政责任、环境资源刑事责任的法律责任制度;环境资源行为监督管理机制,包括议会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环境资源公众参与制度等。
各国环境资源法制建设的实践证明,环境资源法不仅能够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且可以调整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从环境资源工作和环境资源法制建设的出发,研究环境资源法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机制,是当代环境资源法学的主要任务。为此,必须打破包括法学在内的人文社会科学不能研究人与自然关系的陈旧观点。人文社会科学应该与自然环境这一基础相协调,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综合、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在科学研究中的综合,是科学发展的方向和趋势。通过对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对社会、人与人的关系这两个方面的综合研究,恩格斯得出了一个极其重要的结论,即:“我们不仅生活在自然界中,而且生活在人类社会中,人类社会同自然界一样也有自己的发展史和自己的科学。因此,任务在于使关于社会的科学,即所谓历史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总和,同唯物主义的基础协调起来,并在这个基础上加以改造。”[16] 站在综合自然和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的高度,马克思指出了今后科学发展的趋势,即:历史本身是自然史的即自然界成为人这一过程的一个现实部分。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正像关于人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一样:这将是一门科学。”[17]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4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33页,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22页,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603页,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
[5]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著,王之佳、柯金良等译:《我们共同的未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52页。英文版,牛津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87页。
[6] 《中国环境报》,1996年7月20日第一版。
[7]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著,王之佳、柯金良等译:《我们共同的未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80页。
[8] 李瑞环:《关于我国绿化的几个问题》(1999年6月25日),登于《环境工作通讯》1999年8月15日第8期。
[9] 新华社北京2001年7月1日电。
[10] 曲格平:《从斯德哥尔摩到约翰内斯堡的发展道路》,《中国环境报》2002年11月15日。
[1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16-17页。
[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517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1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551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1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457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1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561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1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26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17]《马克思恩格
斯全集》第42卷第128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武汉大学法学院·蔡守秋
+ 每天10句英文 Now put on your T-shirt.现在穿上T恤。人与自然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和谐社会
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中,概括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而人与自然和谐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当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正以历史上最脆弱的生态环境,承载着最庞大的人口,进行着最空前的经济建设,以最快的速度消耗着可再生和不可再生的资源,面临着最突出的人与自然的矛盾。因而,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走符合国情、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深化的结论
人类与自然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人类的生存发展依赖于自然,同时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所从事的一切活动又影响改变着自然,而自然反过来又通过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生态退化、资源耗竭对人类产生负面影响,制约人类的发展。
人与自然关系反映的是人类文明与自然演化的相互作用。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与自然关系经历了从原始的和谐状态,到农业社会局部的、阶段性的不和谐,再到工业社会的严重失衡。今天,人类社会表面上的繁荣进步背后,人与自然的矛盾正在日益积累:经济高速发展,人口急剧增加,消费迅猛增长,而自然资源正在迅速减少甚至枯竭,人类生产生活排放的废弃污染物质已经大大地超过了环境容量。全球性的气候变暖,一些地区洪水、干旱的肆虐,沙尘暴频频发威……这一切都昭示着以往作为被征服对象的大自然开始向人类宣战。人与自然的关系正处在一个关键性的转折点:或是走向新的更高的'和谐状态,或是矛盾迅速激化,大自然的报复可能使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不再适合人居。
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不断深化。古代社会原始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使智者产生了“天人合一”的认识,而芸芸众生面对自然力的不可抗拒产生了对自然的神秘和崇拜。近代工业社会生产力和科技的进步,使征服支配自然的认识在很长的时间里占了主导地位。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日趋严重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迫使人们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大量的相关研究深刻地揭示了工业繁荣背后的人与自然的冲突、有限环境与无限增长的矛盾,由此诞生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自1992年里约环发大会以来,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纲领性文件和国际公约的问世,标志着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成为全世界的共识。
1994年,《中国21世纪议程》问世。2002年党的十六大把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四大目标之一。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前不久,胡锦涛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的讲话中,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涵。这是我们党对人类文明成果兼收并蓄,对自然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不断深化而得出的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结论。
人与自然发展不和谐:构建和谐社会的严重障碍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我们常说我们以7%的土地、8%的淡水养活22%的人口,这些数字本身就凸显了我国的生存压力。由于地理和气候的原因,我国的生态系统比较脆弱,一半以上的国土面积不适宜人类生活和生产。我国自然资源虽然比较丰富,但人均资源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维系人基本生存的淡水、耕地、草地、森林资源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1/3、1/2和百分之十几,支撑经济增长的石油、天然气、煤炭、铁矿石、铜和铝等重要矿产资源,人均储量也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1%、4.5%、79%、42%、18%和7.3%。
在世界发展的进程中,我国又处于追赶发达国家的地位,总体科学技术水平还比较落后,长期沿用传统发展模式以拼资源换增长,不仅造成了资源迅速衰减、退化、枯竭,还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环境破坏:水资源短缺和水体污染<br
+ 每天10句英文942. it's supposed to start at 6:30 sharp, but i doubt it will.应该是六点半整的,但是我觉得够呛。体育教案-卡门序曲
[教学目标]
一、探索音乐欣赏课堂教学的延伸,利用网络使学生能独立获得所需的音乐知识。(运用现代化的手段充实教学内容,易于学生更方便更积极地学习知识。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学习音乐,改变了传统的音乐教学方式,与时代接轨,使严肃音乐成为学生可以学习的一部分。)
二、 依据曲式图听辨作品《卡门序曲》,把握作品各主题,从作品的结构深入认识音乐作品。
三、 以当堂测验的方式来检查学生对作品的认识和掌握作品的情况。
四、 欣赏歌剧《卡门》中的著名唱段。直观性地了解──歌剧,定义:歌剧是把戏剧、诗歌、音乐、舞蹈和美术结合在一起的综合性艺术。
[教学重点]
运用曲式图听辨《卡门序曲》,正确认识每个主题的发展变化并记忆音乐作品片断。
[教具]录音机、录音资料、录像资料、
[教学过程(www.wenkud.com)]
一、收集有关歌剧《卡门》的资料,
请两位同学来讲解或介绍,在课下收集有关歌剧《卡门》的资料。(由学生亲自演示)。
二、欣赏管弦乐作品《卡门序曲》
《卡门》是世界著名歌剧之一,在这部歌剧中最具代表性及流传最广的器乐作品就是管弦乐作品《卡门序曲》又称《卡门前奏曲》,经常被一些交响乐团作为音乐会曲目来演奏。欣赏作品<?xml:namespace prefix = v />
一、首先来欣赏作品《卡门序曲》(录像)——欣赏到第一大段落结束,(在一般的音乐会演奏时,我们所欣赏到的'《卡 门 序 曲》就结束了,而在歌剧中的序曲乐曲没有完,让我们来继续欣赏。(磁带)学生的感受()
1、引出——曲式图
卡 门 序 曲
并置曲式
三部曲式
A
a b a
8 8 8 10 8 8
B
引 c c1
4 8 16 8 14
A
a
8 12
展开性段落
引 d d1 d2
2 4 4 4 4 10
全曲共分两个部分,采用并置曲式结构,
第一部分为三部曲式,(ABA)气氛热烈;第二部分在一般的音乐会演奏时,大多不演奏,这段旋律具有悲剧气氛与第一部分形成反差。
2、 按曲式图听全曲。(第一遍)
要求全体学生看板书,由教师指图欣赏,使全体学生熟悉这部作品的曲式图。
掌握、分辨出曲式图中二个大的段落(三部曲式、展开性段落)。
3、 按曲式图听全曲。(第二遍)
第一主题、 第二主题、 第三主题、 第四主题
(在曲式图中)的旋律,并和曲式图相对应,在曲式图中标出这四个主题。
4、 按曲式图听辨全曲。(第三遍)
要求学生随音乐的发展在自己的曲式图上作记录。(可用各种符号标出旋律、力度、速度等的变化,也可用文字说明或记谱,其中特别注意每个主题的区别更包括重复部分的变化。)
5、 按曲式图听辨作品片断
要求在图上完成,在小节下面用方括号标明音乐从哪小节到哪小节,并写清楚序号。
6、 公布正确答案(师生共同完成)
二、观看录像片欣赏歌剧《卡门》中的著名唱段(根据教学进度完成的情况,欣赏一段或二段)
1、 女主人公卡门的唱段《爱情是一只自由的鸟儿》
卡门在第一幕中挑逗霍塞时所唱的哈巴涅拉舞曲,唱词是卡门的爱情观念的自我表 白。作为一个倔强的吉卜赛人,卡门宁可付出生命的代价,也不愿让她的爱情自由受到任何约束。(观看录像片)
小节:这首哈巴涅拉舞曲源于当时还是西班牙殖民地的古巴,比才采用了哈巴涅拉舞曲的形式写了这首歌,而歌曲的音调却带着浓厚的西班牙民间风格。卡门边舞边歌,旋律跳跃而有生气,节奏强烈而有特性,整个音乐充分表现了卡门的精神面貌:热情奔放,明朗大胆而又无拘无束。
2、 斗牛士埃斯卡米洛唱段《斗牛士之歌》
第二幕斗牛士埃斯卡米洛上场时,唱起了这首著名的唱段。音乐鲜活,
课后学习:同学们如果想欣赏到更多歌剧《卡 门 》,可以在网上下载一此MP3的作品。
+ 每天10句英文244. great minds think alike. 英雄所见略同。
音乐教案-1812序曲
《1812年序曲》教案
一 教学目标
1 通过欣赏,了解音乐体裁中序曲的形式。
2使学生了解此作品的创造背景,以交响手法描绘1812年拿坡仑侵略俄罗斯战争最终失败的历史事件。
二 教学重点 战斗主题与法军主题的交锋变化
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录音机 磁带
四 教学过程(www.wenkud.com)
教学过程(www.wenkud.com)
设计意图
1 导入(录音机)
欣赏《1812年序曲》再现部片断
师:请同学根据下面这段音乐判断这是一个什么场景?是什么因素使你产生这种联想?
生:描写的是一场战争。音乐紧张激烈、充满战斗性,还有隆隆炮声。
师:很好。今天老师要用一部音乐把你们带到1812年的俄罗斯。这将是一个有声的历史世界。
2 授新课(多媒体课件)
引导学生关注音乐,展开想象,知道本课内容是以战争为背景。
(1)展示课题《1812年序曲》
j介绍序曲 :(Overture)乐曲体裁之一。原指歌剧、清唱剧等作品的开场音乐,十七、十八世纪的歌剧序曲分为“法国序曲”及“意大利序曲”两类。前者为复调风格,由慢板、快板、慢板三个段落组成,中段为赋格形式,末段较短;后者为主调风格,由快板、慢板、快板三个段落组成,后世交响曲即由此演变而成。十九世纪以来,从贝多芬开始,作曲家常采用这种体裁写成独立的器乐曲,其结构大多为奏鸣曲式并有标题。如贝多芬的《科里奥兰序曲》、柴可夫斯基《1812年序曲》等。
k创作背景:1812年,拿破仑调集六十万大军侵入俄境,进迫莫斯科。俄军司令库图佐夫采取坚壁清野的战略,下令撤退居民,烧掉粮物,暂时放弃莫斯科。拿破仑军队不适应俄国冰天雪地的冬天,又饿着肚子作战,加上俄军和农民游击队的有力反击,终于彻底溃散,只有两万人逃回法国,其余全部被歼灭。拿破仑带了随从狼狈绕道逃回法国,俄国人民无不为这次伟大的反侵略战争的胜利而感到无限骄傲,自豪。这一首管弦乐曲,正是用来描写法军被俄罗斯军民狙击于大雪中,饥寒交迫而导致全军覆没的故事。
(2)分别介绍呈示部4个主题
j欣赏战斗主题
师:该主题有何特点?
生:速度较快、紧张急促,表现的战争形式迫切,战斗激烈。
k欣赏法军主题
师:这一主题主旋律我们曾欣赏过,是什么?有何作用?并根据音乐风格作出表演。
生:法国国歌《马赛曲》。法国军队的象征。随节奏模仿法国军队趾高气扬的样子。
l欣赏抒情主题
师:这一主题与我们曾欣赏的那首作品风格相似?有何作用?
生:与柴可夫斯基《十一月.雪橇》有俄罗斯民歌风格,表现俄罗斯战士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以及对祖国的热爱。
m欣赏欢快主题
师:该主题有何特点?并根据音乐作表演。
生:音乐轻松、愉快并有舞蹈音乐的特点,体现俄军民乐观的精神。学生据音乐节奏跳起欢快舞蹈。
n 分别视唱呈示部4个主题。
(3)完整欣赏《1812年序曲》,出示作品结构示意图 和1812年战争有关图片。
<?xml:namespace prefix = v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vml" />
问题:j对比展开部与再现部法军主题和战斗主题有什么不同?
展开部听上去两主题交织在一起,好象不分胜负;再现部法军主题逐渐被战斗主题淹没。法军主题最终失败。
k再现部与尾声隆隆炮声相同吗?表示什么意思?
不同。再现部是反击的炮声;尾声是胜利的炮声、是礼炮。
3课堂小结
师:让我们回顾一下,这节课给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由你们自己来总结和评价。
学生甲:展开部法军主题和战斗主题交织在一起,我仿佛看到了一场殊死搏斗。
学生乙:趾高气扬的法国军队在隆隆炮声中消失。
学生丙:我听到了和平的钟声,我希望人类不要在爆发战争。
师:同学们回答的都很好。通过本课的的学习我们 应能跟深刻地认识到音乐可以反映历史事件,可把我们带入到有声的历史事件中去。
了解基本常识和创作背景
听辨4个主题使学生熟悉4个主题,为完整欣赏作品奠定基础,并了解作者创作意图。
根据风格表演,为每个学生提供参与音乐活动的机会,在活动中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
视听结合,感受音乐的功能,可以反映历史。
提出相关问题进一步加深对作品全面理解。
自己评价所学内容、加深印象。
+ 每天10句英文944. she's been quite different since coming back from america.从美国回来之后,她变化很大。
新社区和谐发展建设之我见
新社区和谐发展建设之我见
部队转业到地方工作,首次有幸作为第八批农村指导员下派到仙岩街道**塘社区进行为期一年的工作。为此我严格按照要求,积极当好"五员",深入村居厂矿进行调查走访,从最基层的党员和群众中听取各种呼声,进一步掌握社情民情。平时结合自身业务工作实际,利用仙丽组组长的便利,积极和其他社区指导员沟通了解情况,多方收集意见。现经总结梳理,就当前如何进一步促进新社区和谐发展建设做以下粗浅的调研建议,报告如下:
一、社区基本情况
仙岩街道**塘社区社区创建于2011年,总面积约110公顷,地处**最南端。社区由**塘村、罗垟村、秀垟村、盘垟村、派岩村等5个村组成。据最新统计,现有户数1412户、人口5309人,基本为汉族。社区有130名党员,居民代表163人。其中除了**塘村地势较平,经济比较繁荣,呈华侨多、店铺企业多、新**人多"三多"现象,是仙岩街道机关所在地,居民收入主要靠店铺店租、华侨外汇、企业加工等,村集体资金和人均收入相对较好,是当地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他四个村均是山村,位于风景秀丽的大**西南面,呈田地少、店铺企业少、原籍原地居住工作人员少"三少"现象。
社区现内设党总支、居委会、议监会、其"两委员一代表"办公室、调解室、社区办公室、财务室、议事厅、图书阅览室、档案室、健身活动室、器材室基本齐全。社区班子基本由原优秀村干部担任。他们能够带领社区工作人员和广大群众爱乡创业,坚持"为民服务,以人为本",按规范制度办事,公开办公,积极为居民提供方便、快捷服务,在努力完成"三分三改"、"四边三化"和农房集聚等重点工作任务方面力争走在全区前列,群众对我们班子和社区工作人员的态度评价是亲切、热情、满意。
二、主要困难和问题
经过深入调查走访发现,农村改社区后,近年来虽然表面稳步发展,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各村都呈现出一些共性困难和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主要是基础设施投入不足,条件差,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城乡一体化水平低,产业基础薄弱,发展不平衡,群众增收乏力。
由于地理地势制约、加上历史规划和资金困难等因素,社区道路狭窄,基础设施滞后,山区的医疗卫生、科技、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水平普遍较低。原盘垟村至今还没有象样的公路和路灯,缺乏自来水,没有专用办公楼。由**地少,当地种植业、养殖业很零散,农业生产属粗放式的,几乎没有深入农业加工和产业化经营。除了原**塘村居民居住相对集中,已经积累一定的村集体资金外,其他几个村集体资金严重缺乏,人员实际居住地分散,人均收入相对较低,主要收入靠在出村之外发展。一些群众下山投亲靠友,现在连象样居住的住房都还没有。虽也有少数人在当地从事新兴的第三产业,出现了一些乡村旅游发展苗头,出现个别农家乐服务项目,但规模小,发展很慢,还很难形成产业化。加上近两年受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影响,在外华侨外汇收入增长速度减慢,小微企业发展受各种因素制约陷入困境,群众增收难度加大。另外,社区劳动力文化素质仍偏低,发展大局观念仍然缺乏,这也是不可忽视的制约进一步改革创新,开拓进取的因素之一。如我们当前的边远社区有接受良好教育的年轻人很少留在当地工作和发展,坚持在当地发展的基本上属于"九九"(老人)部队,他们基本上满足于守住门内院落屋后小打小闹,难主动走联合发展之路。
三、关于促进社区和谐发展建设的几点建议
要实现新社区全面繁荣、和谐可持续发展建设,真正建成全面富裕的小康社会,那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面对当前这些历史上的农村转型过来的新社区,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之路,坚持实事求是、走群众路线,继续发扬党组织和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培养带头人,真正了解掌握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特点和新要求,对症下药,积极寻求突破,走符合自己的可持续建设发展之路。我结合多方调研走访情况,就如何进一步促进新社区和谐发展建设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建强两委好班子,发展培养领路人。
必须不断教育、监督和强化社区基层党组织在农村社区的前沿堡垒作用,使基层党组织真正成为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成为带领群众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中坚力量。重视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体现,是我们坚持党的领导,执政为民,保证党在农村各项富民政策落到实处,带领广大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我们现在有些地方党员倚老卖老,讲待遇,比资格,放松学习,优良传统褪色,公心斗志减弱,禅让不够,不仅影响党员形象,更难以胜任发展领路人。
当前组织要不断加强政治和社会经济的学习,要充分发扬民主,真正拢络和发动群众,将真正德才兼备、年富力强、有公心的各方能人选进社区居委会,并吸引发展成为党员。提高两委人心号召力、政策执行力,使基层组织真正能团结广大群众一心一意搞建设,谋发展。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众观各地发展好发展快的社区,无不都有一个或几个发展领路人。像我们**塘社区书记曾金洪,曾带领群众开工厂,办市场,为村集体竭尽精力,代领群众共同致富,成为大家公认的的好书记好人大代表,在群众中拥有崇高的威望。这样的党员多几个,那当地就更和谐,问题就容易解决,群众就更有福气。所以,要解决发展,首先就要不拘一格,发现和培养能担当肯担当会担当领路人的人才。今后一个企业、甚至一个国家,决定性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所以,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要重视解决好发展培养领路人的问题。个人之见,建议多举办领路人培训班,开展法律政策、经济金融等方面的培训,多走出去、请进来开展培训学习,以提高带路人的水平。
(二)健全发展好制度,鼓励为民利路人
我讲的'这个制度包括两方面。一方面党委政府要多给好政策,帮助指导健全和完善基层社区的各项制度,以创造良好的发展创业氛围和环境,另一方面社区干部要结合自身实际,用心研究总结,制定符合自身社区和谐发展,加强有利于和谐发展的人和事。用严格的考核和监督制约机制来保障职责履行和纪律执行。要给与带路人创业人应有的权利和放手发展的自由空间,并对他们开展引导和鼓励。同时也要规范权利运作,将权利关进制度的笼子。俗话说"筑巢引凤",不但要在硬件上筑巢,在健全制度和激励机制上也要"筑巢引凤"。现在农村,群众民主意识比较强,不服权,不服威,就服一个理,一个公。制度好,好执行,能执行,这样既能让能者上,又能吸引、培养、留住人才,更可以创造人人上进的和谐发展欣欣向荣的氛围。
(三)运用政策好机遇,转型升级为后人
我认为,加强党的十八大精神学习,熟悉当前可持续发展战略,吃透国家惠民便民和产业转型或提升发展的相关鼓励政策,抓住机遇,提升和转型经济发展是我们基层党员干部当前的历史课题和必修之课。在我们**塘社区,工矿企业普遍低、小、散,技术含量低,还多属于劳动密集性及高能耗生产企业,发展后劲不足,安全隐患多,违章现象多,甚至很多生产给当地的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破坏。如果仅满足于现状,这些本就经济基础不牢固的社区,很可能被经济发展浪潮吞噬,被时代无情淘汰。
所以,上级党委政府要注重规划、教育和引导,当地相关负责人一定要积极学习,舍得割爱,敢于经受手术阵痛,及时转型,全面提升我们的经济发展模式。比如,要整合资源,提倡走产业集聚化道路,给优惠政策,鼓励有发展潜力,符合发展方向的企业及早走出家庭式作坊模式,提前建设各类标准厂房给小微企业入驻,鼓励强强联合。学习借鉴各地好的公司管理制度,走现代化公司管理发展之路。鼓励科技兴农,质量强市。要严格消除安全隐患,不以牺牲环境和生命为经济发展代价。这样,各地的企业才能安心生产,并能不断做大做强,更有利于后人。
(四)突出休闲旅游业,经济环保有特色
我们**区自然山水风光秀丽,人文历史丰富,是**的花园区域。**塘社区的大部分区域位于大**景区,地理环境等条件制约不适合搞工业发展,也不利于规模化农牧养殖业。但是,当地风景资源丰富,华侨多,与外界联系多,信息畅通,非常适合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要突出发展休闲旅游服务业。近几年,如区里加大派岩化成洞景区建设和开通体育健身游步道后,当地人气就越来越旺盛,相关的农家乐产业就相应的受带动。但是,这种发展还远远不够。一是基础服务设施落后,没有给游客住的客栈设施,也没有包装整合精品线路,游乐设施和项目相对还比较缺乏。
一个地方要发展休闲旅游业,必须要分析当地的实际,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形成自己的特色,提升品质和线路吸引力。这一是要保护好旅游景区景点和历史文化古迹,二是要积极开发新项目,积极包装宣传好产品,三是要积极整合和完善基础硬件设施,四是要热情诚信服务,提升游客满意度和舒适度。在保护景区环境方面,一些地方的造坟、随意挖山开垦开路现象必须制止。现在我省有个别地方,农家旅游的经验非常值得借鉴,我们要多组织去取经,但更主要的还是要有懂行的人才和资金项目引入。
(五)城乡待遇一体化,文明成果共同享
经多方调查走访,边缘社区很多群众抱怨,他们没有享受到城乡一体化的好处,反而感觉被歧视。一是反应在户籍户口问题上。他们在改革开放后,年轻人纷纷出去投亲靠友,打工创业。虽然有少数人挣钱后,在城市买了房子和户口,但是大多数,他们还多留恋家乡,户口在家乡,特别是很多人长期在山下亲戚处工作居住,但户口还是留在山上农村,这给他们的子女就学带来很大的实际难题。另外他们在执行农房集聚工程上也很困惑。由于城市统一规划的原因,他们长期在外租房打工创业的,山上老家房子历史原因没有办证,也不给批准新建翻建房屋,而山下或城市的房子他们买不起,这事实上就造成他们成了无房户,在子女就读和享受住房保障优惠政策方面甚至不如新**人。而这种长期不给审批私人建房的政策也严重制约了当地人回乡投资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时至今日,这些仍热爱家乡的群众,内心盼望党委政府能给予政策照顾,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得到在农房集聚工程上考虑无房户的实际困难,让他们能享受国家的文明成果,盼望在子女医疗教育等方面享受城市居民的同等待遇,享受实际长期居住地和创业工作地的科技医疗教育文化卫生等基础保障待遇。特别是要政策鼓励群众回乡投资建设发展。建议给予回乡投资发展的,给予积极引导,优先审批,并灵活的执行其户口和子女教育问题。
(六)社会事业同发展,社会和谐有保障
认真实施好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执行好免收义务教育学杂费,加强中小学教师管理,增加教育投入,减轻农民负担,建立教师合理交流制度。巩固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便民的征缴制度、就医制度和结算制度,探索建立参保农民小病受惠制度,让农民真正看得起病。以政府公共财政为主导,建立多渠道社会保障资金投入机制,建立新型的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让农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贫有所济。建立健全新型社会救助体系,逐步构建起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以就业帮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等为补充的多元化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做到农村低保水平与农民人均纯收入同步增长,使城乡居民同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促进全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无论是水、电、路的新建与改造,还是民间纠纷的调解;无论是产业的发展,还是诸多纷繁复杂的信访问题;无论是农民的那"一亩三分"地,还是群众碗里的一口粮;无论是一个扶贫点的建设,还是整个集镇的建设,都关乎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群众的切身利益。为民办好事实事,就发展方面来讲无外乎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村容村貌整治;就和谐方面来讲无外乎民间纠纷的调解、信访问题的及时处理、社会救济等。每一方面,从大划到小,为民办好事,可大可小,无论大小都是一个农民或一个集体急需要解决的问题,切勿"勿以细小而不为",应尽力服务好、做好每一件关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大事、小事。
(二)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面对当前农村发展的差距和矛盾,要始终把发展农村生产力、建立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放在第一位,全面提升农村经济发展。统筹城镇、农村发展,财政支出、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投放都要切实向农村倾斜,建立以工促农的长效机制,切实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抓好统筹规划,抓好基础设施建设、科技、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的统筹发展和城镇及农村社保制度的统筹发展,确保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
(三)加大农村投入力度,强化政府服务功能
统筹各方力量,形成工作合力,大力推动社会公众资源向农村倾斜、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不断加大对农村教育、卫生、交通、电力、通讯、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力度,不断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城乡基础设施的共享度,解决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严重滞后的瓶颈制约。通过加大农村公共产品的支持力度,让公共服务更多地深入农村、惠及农民。
(四)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建立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机制
实践证明,农业产业化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因此在积极抓好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的同时,继续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紧紧抓住国家加大农业产业化投入的机遇,尽快抓好落实招商引资项目肉联厂、淀粉厂、采沙采石场的建设,集中力量大力扶持发展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积极组织实施好"阳光工程",加强对外出务工农民的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就业能力和就业率。
(五)逐年规划新农村建设,逐年完善新农村建设机制,逐年推进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建设要有总体规划,但有总体规划还不行,总体规划总是有缺点的,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会带来诸多不便,每年都要对总体规划进行修订完善,每年都要对新农村建设进行一次必要的规划,根据其现有特点,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原则,搞好村镇规划建设,条件好的要高起点规划建设,其它地方的规划也要适度超前。对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管理办法、巩固提高办法等都要进行逐年修订完善,健全方案制度,严禁强迫百姓违背本意实施大规模的建新拆旧,给百姓增加负担,新农村建设应该根据当地实际,进行逐年规划,逐年建设,逐年推进。
(六)继承与发扬并重,促进乡风文明建设
通过定标准、树典型,加强监督,奖惩分明等方式,建立健全乡风文明的评比奖励机制;文化活动要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继承并发扬农村自身所拥有的文明传统,提倡尊老爱幼、妯娌和睦、邻里团结、不打架不骂人、爱护公物、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等良好乡风民俗。
至此,写人与自然的作文1000字,完毕!转载请注明wenkud.com(文库大全)!
本文目录标签:写人与自然的作文1000字+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动人序曲+人与自然英语作文+人与自然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保护环境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人与自然观后感300字+深化环境资源法学研究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和谐社会+体育教案-卡门序曲+音乐教案-1812序曲+新社区和谐发展建设之我见
上一篇:2014年中考作文模拟预测
下一篇:返回列表